不是“定向”式教学,也不等于“提问”式教学。当下尖锋教育语文老师对“启发式”教学的探索和实践风风火火,令人欣喜。然而,仍有为数不少的语文教师还未能真正在理论上,在实践中体现“启发式”教学的思想内涵和本质特征。
一、表现在开篇即“定向”导之,牵着学生“牛鼻子”走。诸如有的老师在导语中直接告知学生“我们这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”。诚然,教前明确“目的”,教时就能纲举目张。但这样的“定向”式的教学绝不是启发式教学。因为这样的“定向”式教学的弊端就使学生失去了思考的自由。从一定意义上讲,“目的”越明确,学生的思考天地就越小,质疑的扩散力就越弱,创造的欲望也就萎靡了。其危害性也就很明显:与其说是启发引导学生学习,不如说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跑,强行使学生的思维车轮进入老师的思维轨道。
长此以往,学生就成了教师“规矩”下的机械人,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才能。如果不是如此“定向”引导,而是在硬性引导中让学生自主学习,其后与学生一道归纳出这节课的学习所得,特别是着重总结所以有得的原理,恐怕就能开启学生思维大门。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,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,将会大有裨益。
二、表现为有的语文教师把启发式教学简单地理解为纯粹的“提问式”教学,将启发式与“提问式”混为一谈,甚至于画上等号,混淆了两者的关系。
有的老师一堂课下来,就向学生提出几十个问题,而且问的内容不少是属于纯知识性,常识性的小问题。同时,提问前,教师先制作好了框架,然后用框架去硬套学生,逼迫学生就范,再把学生的回答镶入框中,再根据镶得是否合适进行评价。这些老师将“满堂灌”变成了“满堂问”,走出了“注入式”泥沼,却跌入了纯“提问式”的深渊。这种画地为牢,单纯“提问式”教学,主观能动性怎能体现?
“启发”的内容决非是“打开他的嘴让他说话”,而是正像《学记》中所概括的那样,“道而弗牵,强而弗抑,开而弗达”,这就阐明了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,激励和启迪,而不是牵着学生走,强迫或代替学生学习。这些关于启发式教学思想极为精辟,至今仍熠熠生辉。我们要深刻领会,并在教学中自觉正确地加以运用,才能显示出启发式教学的真谛和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