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升初是孩子人生中一个重要转折,随着公办政策收紧,中考指标到校政策落地,各名初新班型层出不穷、面试游园政策波动等变化的出现,家长们可谓是焦虑万分!2026年小升初号角已吹响,各位家长要给孩子提前做好升学准备!
以2025年为例,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目前武汉市小升初入学的多种途径,一起来看看吧(具体以当年为准)!
2025武汉小升初9大升学途径
外初机考和华一高丘班是武汉唯二官方许可的,通过考试选拔的小升初入学方式。凭实力说话,择优录取。
全市小学毕业生都可以报名参加,但有一定资格审核要求,要求孩子综合实力过硬,外初更是考察答题速度和知识储备的广度,特别是今年语数英三科采用全英语形式考察,对于孩子的英文储备调整极高,丘班在知识点深度上要求更高,今年采用才易到难得题目设置逐步筛选淘汰。
另外,各名初和本区内名高合作创办2+4班型也是未来一个重要趋势(例如二高、六高等)。
对口划片是指义务教育阶段,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、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。其中户籍和房产证一致的,安排对口入学;户籍和房产证不一致的,由户籍所在地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入学;特殊情况由区教育局组织有关部门甄别认定后处理。
武汉小升初对口方式主要由以下3种:学籍对口(以江岸区、江汉区为代表)、户籍对口(以青山区、汉阳区为代表)、学籍户籍双对口(以武昌区、洪山区、东湖高新为代表)。但如果是通过跨区转学籍的家长极大可能被统筹,需要结合当年学位情况。
除此之外,硚口区部分初中,也会拿出一定学位或者指定几所小学摇号入学,这种方式称为“多校划片”。
相比于区内其他学校,这些小学在小升初入学时多了一次摇号机会与选择。
2023年以来,公民同招政策实施,分批次进行摇号。首先是武汉7所公参民转公学校面向区内学籍学生率先摇号,然后是民办初中面向全市摇号。随着公办政策收紧,摇号概率逐年递减,竞争激烈。
2025年,各区体艺特长生遍地开花。除老牌江岸区二初等学校外,武昌区、东湖高新区各学校陆续发布招生要求。但要注意这条路招生人数少,门槛高,难度大。
部分国企、事业单位机关或者部队,一般会有子弟入学名额。且能安排的一般都为区内优质学校。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同济协和的医生子女就能安排进同济附中。
部分学校如果父母是老师,子女可就近入学,具体以学校政策为准。公民办都有此类情况。
这种在经济开发区最为典型,其中以东湖高新区和经开区为代表,一些年纳税额比较高的企业,职工子弟就能享受到这种优待,另外针对国家级重点联系专家、省市级高层次人才及“3551光谷人才计划”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还有相关补贴。
这类主要是拼成绩。根据学校性质分为公办优录和民办优录。优质的公办初中在本区范围内,针对学校对口生源提前进行优生录取,目的是确保优质生源不流失。优质的民办初中面向全市招生,优录的范围更广。
民办初中的优录形式一般是大家熟知的收简历、游园、电话咨询等。往年,小升初咨询这类动作往往在元调出成绩后陆续开始,大部分学校正式优录一般在元调后,优录是每届小升初家长的关注重点。
这类主要是拼家长了。但目前指标到校等政策的落实,择校相当来说可能没那么香了,且性价比不太高。
武汉名初优录参考指标
对于小升初学生而言,元调考试一直是名初优录的重要参考指标。
除此之外,针对各初中的不同特色和班型,还有这些方面也会做参考。考试成绩上,期中考,元调,包括下学期的期中考(有些区叫四调),5/6年级素质报告测,甚至是平时的作业本,部分初中也会参考。
荣誉奖证上,市级“三优”(指的是全市普通中小学市级优秀学生、优秀学生干部、先进班集体。),楚才,杯赛,艺术小人才等含金量高的正规比赛,学校也十分认可。
部分名校火班怎么进?
【1】校内荣誉
包含区三好、市三好、优秀班干部、三星红领巾奖章等
【2】各种校外证书
包含奥赛、英语证书,作文获奖证书/各种音体美十级,都可以作为锦上添花的“花”
【3】校内成绩
成绩好可以在区内调考脱颖而出,或者初中来对口小学选拔生源可以选中
【4】小升初暗考
这条路很难,基本靠奥数来区分,奥数好就能进。(其实很多学校考试都对奥数要求比较高,强烈建议好好学奥数)。